附近品茶联系方式_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qq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不负祖国 不负卿——纪念何泽慧诞辰108周年

  • 发布时间:2022-03-05

她是聪慧秀丽的江南女子,衔国仇以飘洋过海,为雪耻而孜孜求学;

她是学贯中西的女科学家,执手丈夫钱三强在祖国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归国,直至烛干丝尽报效终生;

她是中国的居里夫人,为开拓我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她淡泊名利、摒弃虚华,却以传奇的人生开创了中国科学界众多的第一;

她是何泽慧,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首批“资深院士”之一。

何泽慧

她出生名门望族

却能够置名利于度外

一生清贫不问索取

她的丈夫也是我国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她就是中国原子能物理领域主要开创者之一何泽慧


何泽慧与物理学

1932年,何泽慧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但报到时却发生了一则小插曲,当时的系主任认为女孩子学习物理学太辛苦,劝她选择其他专业。何泽慧据理力争到了物理系,并不为当时社会上对妇女的传统偏见所动摇,自强不息,以优异成绩完成毕业论文。何泽慧会选择物理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物理和军工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学好物理是打跑日本鬼子最有效的方法。曾经有记者采访何泽慧问道,她是何时开始对物理产生兴趣的。何泽慧坦率地说:“没有兴趣,完全没有,那时候就是为了国家,说老实话,学哪个对国家有利我就念哪个系,不管物理不物理的”。国难当头,何泽慧只一心想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清华大学毕业照


1936年,何泽慧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选择了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何泽慧与钱三强

1932年,何泽慧在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时,认识了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的钱三强,而就是在这里,两人成为了四年同窗的同学。同窗四年中,二人都以学业为重,并未发展出超过同学的感情。何泽慧更是主张大学不毕业不谈恋爱,不得博士学位不结婚,这种精神给钱三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清华物理系毕业,毕业后钱三强去了北平物理研究所,而后又赴法国跟随居里夫人深造。而此时何泽慧也在德国柏林工业学院攻读弹道学并顺利地获得了工程博士学位。

后排左一:钱三强 前排右二:何泽慧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滞留德国。这期间,她多次尝试与家人联系未果,万般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在法国的清华同班同学钱三强。1943年,德法恢复通邮,但规定通信不得超过25个单词。何泽慧立即给钱三强写信,希望帮她向家人转达平安消息。也正是这次联系,成为何泽慧与钱三强姻缘的开端。钱三强曾在回忆中说:“这位来自江南园林之城苏州的女同学,朴素文静,秀外慧中,曾经给我很好的印象。”

随着战争的扩大,滞留德国的何泽慧感受到研究核物理的重要性,于是转而从事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因为与钱三强的研究工作非常相近,俩人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关系也日益加深。

钱三强与何泽慧在剑桥


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向远在德国的何泽慧发出了25个字之内的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不久后,何泽慧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辞掉了工作,离开了学习和工作八年之久的德国,奔向了她的爱情,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

钱三强与何泽慧在巴黎居里实验室做“三分裂”实验


何泽慧与“两弹一星”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

归国邮轮上


新中国诞生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称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为了建立我国自己的核实验技术基础,选择了制备原子核乳胶作为研究课题。

在氢弹研发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被怀疑算错,但是如果重新计算这份数据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就当时国情需要两三年完成的任务是不允许用这么长的时间在这份数据上的。于是何泽慧带领着她的团队,说干就干地在几个月内便把这份数据重新算了一遍。经过她们的验证,数据确实是错误的,并又重新加以改正,这才是计划没有推迟。

何泽慧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参与了这次“两弹一星”的工程,使中国核武器研究没走弯路,意义也极其重大。

何泽慧自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赴河南安阳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错误的审查和批判;1969年冬,下放到二机部,在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

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胶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地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

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继续关心着我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1997年,她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曾在何泽慧院士90华诞时亲自朗诵了祝贺词:

调寄西江月


母校苏州才女,

租乡灵石木兰。

军工博士换科研。

总是心怀国难。


大力协同作战,

人员设备支援。

条条件件总超前,

实验加班不乱。

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院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是我国第一批女物理学家之一,但是却被隐藏在许多男性科学家的背后。她的名字曾无数次被放在钱三强后面,以钱夫人的名义提起。但是这位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女性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轰动世界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就是她和“两弹一星”元勋的丈夫钱三强一起发现的。何泽慧成为了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批核物理学家。

她的名字虽然没有被刻在那枚用黄金铸造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但是她却实实在在地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虽只有他的名字,也有她的一半。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范老师 18990150509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